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咨询范围 表格下载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身亡,问题根源要从导师制前世今生说起

居转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虽说2019已经到来,但是没过农历新年,总感觉一年还没过完,丝毫还没感受到要过年的气氛,却被一个悲剧刷屏了。

  

同济大学研究生陆经纬跳楼自杀,问题直接指向了客居芬兰的导师。这已经是近一年来第几起疑似因为导师自杀的高校事件了?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杨宝德博士

  

  

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硕士

  

  

2018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侯京京博士

  

  

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陆经纬硕士

  

  

以上四个事件全都发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关键词都是压力巨大、导师压榨、科研迷茫、情绪崩溃……

  

那么这些是不是高校师生间的常态呢?在本科阶段,只有临近毕业要赶写论文,才会跟导师有所接触。针对现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的情况,榴莲EDU(左边ID右边:liulianjiaoyu)零零分别问了四位朋友:

  

同学一:国内顶尖工科硕士在读

  

导师留学回国,带学生非常用心,从来不让学生干与本专业无关的事,风评非常好。

  

同学二:国内顶尖文科硕士在读

  

导师留学回国,喊同学帮忙拿快递、搬家之类是家常便饭,经常让同学找她男朋友叫人来帮忙做这做那。

  

同学三:国内211文科博士在读

  

导师为国内顶尖大学博士后,从来不让学生帮做私事,很严格,论文不好会大声斥责的那种。

  

同学四:国外顶尖理科硕士在读

  

导师为德国人,和学生交流不多,存粹的工作关系,论文不好也会指出,但是距离感很明显,没有国内导师负责。

  

我认为,学生读硕读博找导师,大多都是看导师的学术业绩,至于私德如何,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遇到何种导师,完全是一个撞大运的事情。

  

只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多年轻的生命被逼自杀,我们真切的看到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的极度不平衡。为什么已经发生了这么多起,悲剧还在不断上演呢?

  

也许简单的分析并不能清晰解释这发生的一切,要探究问题的根源还是需要从中国导师制的前世今生说起。

  

左边起源右边

  

  

国外导师制最早左边起源右边于15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本科生导师叫tutor,研究生导师叫supervisor。每个学生在入学之后都会被学院分配至少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

  

  

引入

  

  

中国早在1938年就正式引入了导师制,当时的教育部为了“矫正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指导”,避免师生关系的日趋商业化,特制定《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规定导师必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业和身心进行全面指导。

  

实施过程中却给广大师生生带来额外的行政工作和思想负担:一方面,导师必须定期记录学生的各项情况,并进行书面汇报,有监控学生之嫌疑;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的言行也要曾经的导师承担连带责任,令教师承担极大的政治压力。

  

  

与此同时,教育部设置的训导处成为导师制的实际领导机构,与部分教授主张的“教授治校”导师制相冲突,随着内战局势发展,导师制愈发弱化,训导处功能进一步加强。1945年,教育部正式废除导师制

  

改革

  

  

改革开放之后,导师制重新纳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最初在博士阶段开始实行。从1993年开始,博士生导师聘任的权限下放到地方高校的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审批的行政程序不断简化,但对导师的职称、学历和科研资历要求不断提高,强化了导师资质审核,与此同时,缺乏对导师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

  

  

伴随高校制度改革的深入,导师制逐渐从博士阶段推广到硕士甚至本科生阶段。2005年公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

  

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障碍:高等教育逐年扩招,导致师生比严重不平衡,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身就重,难以抽出充足时间为本科生提供服务。指导教师的岗位津贴标准极低,难以形成激励机制。站在教师的角度,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之中,分担科研压力,提供低廉甚至免费的学术劳动,成为了导师实际的驱动力。

  

  

随着高校以论文数量与课题项目为核心的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迅速变为边缘工作,科研成果才是关键绩效指标。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渠道,都取决于科研成果。

  

在这一普遍压力之下,学生自然成为导师转嫁和外包科研工作最直接、方便和廉价的人力资源,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为应对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的科研水平评估,也将科研压力下放到研究生群体,将核心期刊发表作为合格毕业的硬性规定。

  

  

在期刊数量和版面有限、发表需求远远超过供给的情况,研究生为了顺利毕业和未来发展,也认同参与导师的课题、论文和专著,有利于自己未来学术道路的发展。这样说来,对学生而言,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进行科研工作,积累科研经验和成果,无疑也是好事情。

  

2008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这一建议主要针对理工科专业。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基础上,研究生导师不仅是学生论文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成为了科研经费和生活费的直接来源

  

  

已有研究者指出,这一制度可能会造成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之间、不同学术资历和研究能力的导师之间出现马太效应,研究经费和学术资源会向本就强势的学科和教师集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与此同时,潜在的后果是让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变成某种意义上的老板-员工的雇佣关系,学生的劳动报酬、生活费和奖学金全部仰仗导师,而这一雇佣关系又是非正式的、不被左边法律右边承认的,自然也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传统的影响

  

  

中国式导师制的问题,不只是高校市场化、学术工业化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监管机制,而且也杂糅了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情与人伦的色彩。

  

由于中国人情社会的特点,个人的论文发表、毕业答辩、出国推荐、工作推荐甚至未来在学术圈是否能站稳脚跟,也都取决于和导师的关系。学术明星不仅能够给学校带来核心期刊论文、国家课题、横向科研项目和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也能依靠导师制在学术圈里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和学术派系。哪怕是出国深造,也同样要依靠既有的学术人脉,事先联系国外导师。

  

尊师重教的儒家文化和传统师徒制的师承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式导师责任制。学生选择导师的过程变成了“进入师门”的过程。部分高校教师对导师制的实践,杂糅了传统化的师徒关系、公司化的绩效考评和帮派化的话语体系,例如下跪作揖的入门仪式、自设各种奖项和荣誉、乃至入门“做家务”都变成了对学生的独特“指导方式”。而对学生而言,这些“指导方式”则意味着付出大量额外的、与学业无关的体力和情感劳动。

  

  

已有不少新闻报道指出的,导师对其学生的要求包括拎包、买饭、做家务、家教、司机、陪酒、电话人工早起服务……所有这些超出学业与科研范围、蔓延到实验室和办公室之外、在节假日仍无休止的体力与情感劳动,在现代化的人际关系中,都构成骚扰的方式。而在传统师徒制的话语体系中,这些劳动却都被合理化了。

  

一旦学生出事,高校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站在高校管理者的立场上,一个学生的死亡首先给学校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额外的行政工作和社会声誉受损。

  

更为重要的是,负面新闻事件的舆论压力,很可能会断送一个学科的未来——在学科资源高度垄断和集中的格局下,一个学术明星的倒下,很可能意味着一个学科排名的急速下滑、国家实验室的倒闭、国家课题基金和无数篇SCI论文的不翼而飞。

  

无须任何犹豫,学校迅速、果断站在导师一方。没有道歉,只有“公关”。在科研立校的发展趋势下,高校的利益是和学术明星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结语

  

一直以来,各个层面很多人都在呼吁要加强制度对导师的监督,榴莲EDU(左边ID右边:liulianjiaoyu)零零也同意这一观点,但是这绝不是设立一个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或者加强师德修养一纸通知就能解决的问题。

  

请问第三方机构怎么代表弱势学生的利益?有现成的机构有成功的先例吗?师德考核的量化指标是怎样的?如果遇到感情剥削该如何判定?判定导师过错后,有相应的实质性的处罚吗?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而对于广大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子而言,多跟师姐师兄们打听,尽量避开一些风评很差的导师,不然可能就是自讨苦吃。

  

榴莲EDU零零整理自陆慢慢《中国式导师制:高校师生关系异化了吗?》

  

Reference:

  

  

你可能还想看(点击即阅):

  

北交大3死爆炸事故15天续|美国德州理工是这么处理同类事故的……

  

“屏幕”后的贫困生很惨?那是你没看过美国底层逆袭哈佛的故事!

  

70岁的你会对20岁的自己说些什么?日本节目的灵魂喊话让人泪目!

  

广州孕妇携儿自杀,以五个美国家庭为例带你认识自闭症!

  

从留美学生投毒案来重谈二十年前的清华朱令悬案!

  

台湾|你造吗?台湾一半高中生都能上内地前300所重点高校!

  

新加坡|《摘金奇缘》热映,起底新加坡教育,比中国还残酷!

  

原生家庭是无解魔咒?大时代下,我们都是“无名之辈”……

  

来自湖南株洲!哈佛史上31岁最年轻华人教授!横扫一切锦鲤!

  

芬兰|辅导作业,中国中年老母内心永远的痛!来看看芬兰吧!

  

加拿大“人肉桥”?你的孩子很可能正在经历校园欺凌……

  

榴莲EDU(左边ID右边:liulianjiaoyu)成员有的是一线老师,有的是海归派,有的是前高校教师,有的是工程师宝爸宝妈……我们爱钻研各类教育问题,欢迎入榴莲圈教育交流社群!

  

  

13671738356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上一篇:我,44岁,博士毕业,暂别上海,常驻县城养鸡
下一篇:博士后进站办理流程

返回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