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原标题:物理博士、作家路明:感谢具体的上海人,让我成了上海人中的一个 “很多人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问,这个小镇在哪儿?我写的是两代知青和知青子女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镇是抽象的。但书里的小镇又的确是具象的,具体存在的。”上海作协理事、大学教师、物理博士路明说。 9月24日,在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静安讲坛”上,路明围绕“两代人的接力洄游——小镇的上海知青”话题,与读者分享那些发生在上海和小镇的故事。《出小镇记》是路明的散文集,讲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平静的江南小镇里,来了一群上海人以及随父母迁徙的知青子女、厂矿子弟。少年奔波于小镇与上海之间,像反复的练习。有一天,他们离开小镇,奔赴各自的命运。多年后回望,小镇上的夏驾桥、龙王庙、糕点铺、街机房、国二厂,纷纷以倒带的方式重建。 “十五六岁,我通过上海中考,先回到上海。那时,我的年龄和母亲离开上海时差不多。我母亲退休后才重新回到上海。”通过一路考学,路明离开了小镇,考到了上海,并留在上海工作生活,他认为,与母亲相比,他对小镇的感情更为复杂,儿时生活的记忆都在小镇上,是非常珍贵的财富。 “我儿子现在差不多也到了读小学的年纪,看着他,经常回想我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是怎么和伙伴们一起玩的,干了些什么。我们会跑到吴淞江边看船,跑到铁轨旁看火车。秋天收割完稻子的田野,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片广阔的乐园。我们的小学和中学在镇的南边,走回家正常需要15、20分钟,但我们一路上拖拖拉拉、东玩西玩,可能要花一个多小时。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低年级基本由父母接送,年纪更大一些,父母就通过GPS定位手表看你在什么地方。而当时,放学路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就是一段冒险的旅程。”路明说,正因为小时候有这段在小镇上无拘无束生活的时光,“我们就是这样活在天地之中,活在这片地之上、活在这片天之下,活在任何视野之外,回想起来,这也是我之后从事写作的原因。回忆过去的事,下笔时可以感到久违的自由。” 在《出小镇记》的“木瓜河”一章中,路明笔下的“霍尔金娜”说,素描只有三种颜色,黑色是阴影,白色是阳光,灰色是过渡。路明接着写:“我想,一个小孩子,绝不会平白无故地变成大人。他也需要过渡。他会经过一条河,或者一道沟,走过去,就成了大人,过不去的,就扑通一声,或者吧唧一声,变成了木瓜。霍尔金娜是一座桥吗,还是一条船?也许有一天,我会像她那样,活成一个不那么讨厌的成年人。” 小镇少年回到城市,如何经历这段“过渡”?路明说,如今从市中心开车回自己生活过的那个小镇,大概只要四五十分钟,而当年是一段复杂的路程,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来到南京西路上的外婆家。比起路程,更需要“过渡”的还是心态。离开小镇到上海的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教材、陌生的同学,内心难免有孤独的感觉,“直到高二、高三,才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新的环境”。 “如果要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自己是上海人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现在被问到‘你是哪里人’,我已经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上海人。”路明说,“从16岁到上海,过了二十多年,对上海这座城市很感恩,而真正应该感谢的是具体的上海人,能让我成为上海人中的一个。” 责任编辑: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