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咨询范围 表格下载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小胡说 | 北大物理博士考入朝阳区街道办,还应该让孩子报强基计划吗?

居转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原标题:小胡说|北大物理博士考入朝阳区街道办,还应该让孩子报强基计划吗?

  

  

有一种自媒体爆文,叫“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写的往往是所谓“高开低走”的人生。如“名校+学历+落魄/平凡”的套路,向来可以吸引吃瓜群众的眼球。

  

比如今年,一位北大博士被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录用,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岗,成为不大不小的新闻。

  

  

新闻不大,是因为名校博士去基层工作,并不罕见。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依规公示录用公示名单。看看这份名单,全是清北学子,还有四位清北博士,专业分别是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宗教学。

  

  

肯定有人会好奇,杭州市余杭区在搞什么,为什么只录用清北学子,是有学历崇拜吗?其实,图中所示的录用名单,是余杭区面向清华北大的定向人才引进,岗位性质大多是事业编(只有最后两人在国企)。

  

据不完全搜索,还有更多清北学子“归于平凡”的公考故事。

  

北大社会学硕士,考入重庆市沙坪坝区殡葬管理所的综合管理岗。

  

北大学子,考入陕西省女子监狱警员一职。

  

北大本科,考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大中文系本科,考入重庆市涪陵区文化旅游委。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考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网络技术岗。

  

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考入河南省郑州巩义小关镇人民政府的科员一职。

  

所以我说,北大物理博士考入朝阳区街道办,这条新闻不算大,因为早有先例。2021年,北大本硕博加一起,共有人毕业。清华本硕博加一起,共有7441人。以上数据均不含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清北两校加一起,每年毕业接近2万人,有一小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让人大跌眼镜”,不足为奇。

  

新闻不小,是因为这是一位北大物理博士。编号40的这位王姓博士,来自北大物理学院,专业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假如是北大中文、历史、哲学的博士考取此岗,舆论估计会大肆嘲讽一番:“你看看,这就是文科专业的就业行情。都考到北大了,还是博士,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对口工作,不得不得考公务员?”

  

可是,王博士是名副其实的北大物理博士,她的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是“BESIII实验上寻找轻子味破坏过程J/ψ->eτ”。有读者知道这是在研究什么吗?恐怕万里无一。

  

如此硬核的专业,为何最后要去街道办城管执法岗工作?诸多自媒体展开了自己的分析。

  

  

最不靠谱的分析,是认为:王博士考北京公务员,是为了“拿北京户口”。

  

为什么不靠谱呢?因为从去年开始,拿北京户口的难度明显降低。所有专业的博士,都有资格走计划单列落户,更不要说北大博士。

  

负责任地说,即使是最难拿北京户口的那几年,清北博士落户北京也并不难。

  

第二不靠谱的分析,是认为:王博士考北京街道办,是图“编制的稳定”。

  

图稳定乃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图稳定”,并不一定等于“考公务员”。在北京,有诸多高校、科研院所、部委事业单位、央企研究所,同样可以提供稳定的技术岗工作机会。

  

第三不靠谱的分析,是觉得王博士的本科学校可能不太好。

  

本科学历有多重要,众说纷纭。我查了查,王博士本科似乎就读于山东大学,也是985名校。在就业时,山东大学的本科院校背景不会成为求职阻碍。

  

据我观察:找工作时,211本+985硕,要明显好于985本+211硕。

  

我猜,王博士最终选择考取此岗,最有可能是因为科研不顺。

  

在北大物理学院的官网上,有博士论文答辩的公示信息。公示显示,2021年12月7日下午,在物理学院西楼,王博士将要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一般来说,国内博士正常的毕业时间应为夏季6月份前后。

  

在12月答辩,这意味着王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可能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不得不延毕半年。

  

这里,我必须多说一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博士延毕、延期论文答辩,都是非常非常非常“正常且常见”的事情。

  

我连用三个“非常”,是想告诉大家,读博和读研完全不同。博士按期毕业并不容易,肄业率很高,读博需谨慎,读不下来很正常。

  

一般来说,进大学读书十年,多数博士都不愿意放弃本专业的积累,要么去大学、科研院所教研岗,当大学老师,要么去大企业、高平台从事研发、规划、管理。

  

可能是科研成果不多、专业对口岗位少、找工作不顺利,更可能是科研不顺、心灰意冷、想进体制稳定发展。总之,王博士选择华丽转身,告别物理事业。

  

另外,延毕半年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大多数份的定向选调考试,王博士很可能没有报名资格。

  

因为很多省份的选调生公告里都写明,我省不招收延毕的学生。失去了选调这条捷径,想当公务员,王博士只能自己考。

  

王博士所读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物理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想考公,对口的岗位还真不多。

  

多说一句,不要小瞧北京市的街道办。在行政级别上,北京市的街道办是县处级,而普通地级市的街道办是乡科级。北京街道办主任,和你老家的县长一个级别。

  

有人会惋惜,响当当的北大博士,去街道办当城管,岂不大材小用、人才错位?

  

这就是外行看热闹了。王博士考入此岗,不代表一辈子就会在这个单位。有北大博士这块金字招牌,入职后不久,王博士大概率会被上级机关借调,在急难险重等关键岗位历练。

  

总之,我们不大可能在酒仙桥街道的大街上,偶遇这位王博士亲自执法。但是,朝阳区的发展,一定有她贡献出的一份智慧和汗水。

  

我衷心祝福这位王博士。

  

  

我知道,还会有人说风凉话,表面上替王博士惋惜,实则是在暗自嘲讽,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你看,北大博士都去街道办了,读书有个屁用?”

  

哎,我们想一想,我们学历比王博士高吗?读书比王博士多吗?见识比王博士广吗?我们能盘算到的利弊分析,王博士一定都想到了。

  

她选择到这里工作,一定是最符合她的实际需求的选择,外人不必替她惋惜遗憾。

  

更何况,基层同样需要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否则,上级指示无法在基层得到高效执行,政务运转缺失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损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比如最近的上海)。

  

你看,下图中的11个人,除了澳门大学和首师大,其余均毕业于211名校。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最近开始的2022年强基计划报名。

  

北大的强基计划专业如下:

  

  

清华的强基计划专业如下:

  

  

可以看出,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十有八九都是基础学科。

  

一般来说,入读强基计划后,本科阶段不能转专业,原则上不能转到相关学科以外的专业就读。

  

如果你确实跟不上,选择退出强基计划,那你也只能转入该专业的普通班,且大概率不能保研,只能自己考研。

  

这意味着,强基计划的沉没成本非常大,少则四年,长则一生。如果只是为了读985名校,而不是确实想学基础学科、确实想从事科研工作,那你走强基计划这条“捷径”,未来大概率会后悔。

  

要知道,很多同学不是因为“热爱才优秀”,而是因为“优秀而热爱”。

  

比如,小李同学热爱历史,不是因为真的读过很多历史学术著作,想要探索历史的真相,而只是因为他能考好、他的历史分数高。

  

比如,小张同学热爱化学,不是因为他提前学了很多大学化学的知识,好奇某一分支的发展,而只是因为他能考好、他的化学分数高。

  

这类分数领先带来的“兴趣”,都是假的、不可靠的,在读大学时不堪一击,会很快褪去。

  

如果小李同学考入北大历史的强基计划,刚开始可能会自鸣得意,心想“我可是北大学子”,但可能很快就会被左边博学右边多才的同学虐哭,被一篇篇历史论文作业愁得睡不着觉。

  

如果小张同学考入清华化学的强基计划,刚开始可能会踌躇满志,心想“我可是清华学子”,但可能很快会跟不上大学化学专业课的节奏,被拿了化学奥赛金牌的同学虐哭,一堆堆瓶瓶罐罐需要你清洗、需要你盯着实验的时候,你会懊悔,早知道就不走强基计划。

  

学术之路,需要毅力和坚持,更需要天赋和积累,四者缺一不可,除非你是顶级天才。

  

中国不缺能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历的“假人才”,只缺有真才实学、能解决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的“真人才”。

  

强基计划不是读名校的捷径,反而可能是人生职业发展的大坑。读了名校又如何?专业上没什么成就,只有个“硕士帽”“博士帽”,找不到好工作。

  

就业有多难?2018年我本科毕业前夕,我和学院副书记面谈,老师亲口告诉我:每年快毕业时,如果你还找不到工作,人大的就业处就会联系各类校友企业、人脉关系,想方设法给你找个工作。

  

我写稿时,问杜萌同学,你怎么看北大博士考入北京朝阳区街道办?

  

杜老师告诉我,她有同学在《河北青年报》工作。这位同学告诉她,最近有好几个清华本科的同学来考试。

  

本硕博毕业生年年增加,让不适合、不愿意搞科研的孩子走强基计划,反而可能会淹没孩子真正擅长的领域和方向,进而陷入就业难的泥潭。

  

责任编辑:

13671738356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上一篇:读了在职博士能否从行政岗转为教学科研岗?
下一篇:北大陈春花博士学位背后的人物:复旦等高校7名博导、教授都是谁?

返回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