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辽宁男孩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五年后,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的他,人生却迎来最大的转折,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 那是在2009年4月,三位教授联名上报教育部,为蔡伟争取报考博士的资格。最终,复旦大学决定把38岁仅有高中学历的蔡伟列入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如今,在2015年博士毕业的蔡伟已经成为安顺学院图书馆一名副研究员。 相信许多人都很好奇,蔡伟如何从一名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成为一位复旦博士、大学老师? 也许有人认为他天资聪颖,或者家庭背景很好。其实都不是。 1991年,来自辽宁锦州的蔡伟,因为偏科严重,高考落榜,成为了一名胶管厂工人。三年后,又因工厂经营不善,他被迫下岗了。之后,他先后成为食堂学徒、小摊主、三轮车夫,艰难度日。 尽管日子很苦,但是蔡伟一直坚持着读古书籍的习惯,从未间断过。他对古代典籍十分热爱,同时,他自幼热爱书法,学生时代迷上了唐诗宋词。 在锦州,他一有空就往图书馆里跑,把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家里人不懂他在读什么,觉得反正不花钱,就没有干涉。因为生活拮据,他买不起书,就想到抄下来。 即使在2007年,妻子生病,为挣更多的钱,蔡伟在辽宁锦州成为了三轮车夫,开始蹬三轮车,时间少了,但是晚上之后,他还抽空看一会书。 而他与裘先生结缘,就是因为互相之间讨论古文字。 1990年,蔡伟在国学网上,取了一个叫“抱小”的网名,偶尔还会发一些关古文字研究的文章。 凑巧,裘先生也常常在国学网闲逛,突然看到了蔡伟发表有关于古文字研究的文章,感到很有见地,于是和他聊了起来。两人一来二往,就有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在交往过程中,两人还互通了书信。裘先生发现蔡伟对古书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语习惯都烂熟于心,甚至比许多专业研究者更熟悉,他比普通人更容易融入到古代的语言环境中,对于古人的行为和想法更能够感同身受。 当知道蔡伟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坚持看古文学书籍,裘先生被感动了,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古文字研究者。 因为自学研究古文字,蔡伟很少有机会与人交流,所以把自己对古文字的理解通过书信寄到各高校,后来与北京大学学者董珊认识并得到对方的认可。 后来,董珊听说蔡伟因生活困难而去做三轮车夫很少有时间看书了,觉得他如果因此而不能再研究古文字就很可惜了。 于是在2008年上半年的一天,董老师打电话告诉蔡伟说:“你现在有一个去复旦学习、进修的机会,有没有意向?”原来董老师跟刘钊老师已经联系过。刘老师又跟裘锡圭先生说过了。裘先生也认为:“如果蔡伟因为环境不好,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太可惜。”便也同意,让蔡伟以借调的名义去复旦。 2008年下半年,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临时聘请蔡伟,参与当时《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两篇文章的注释。 临时工作结束之后,经三位教授联名上书教育部,在2009年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破格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 于是蔡伟开始读博之旅,并于2015年毕业,获得复旦博士学位,并成为安顺学院图书馆一名副研究员。 2016年,蔡伟把妻儿也接到贵州了,妻子被安排在学校的一个部门。 由此,三轮车夫蔡伟抒写了一个普通百姓通过看书改变命运的神奇佳话。 多年后,蔡伟一直感恩裘先生,说:“如果没有裘先生,我现在还在锦州打工。他属于爱才,伯乐。” 很多人也曾心怀梦想,但终止于现状。但是蔡伟对学术有热爱、有感情,他已经培养了看书、学习的习惯,一直能坚持,到他人生发生改变的2009年就已经坚持了20年,至今仍继续。 其实,书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平凡的我们不妨多看看书,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对于蔡伟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