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高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探索和创新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运行机制体制,是值得思考和需要解答的问题。为此,研究生院学生记者团采访了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让我们一同感受下汇丰商学院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Q:众所周知,汇丰商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商界军校”,培养有领导力、有自制力、有远大视野的商界领袖。海老师,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为了达到这样目标,汇丰商学院专业硕士项目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的?汇丰商学院的专业硕士培养又是如何定位的?以及改革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海闻:我们始终认为,作为北京大学的专业硕士,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和特色,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培训,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人们感觉专业硕士应用性很强,但实际上北大的专业硕士不应是简单的职业培训,更应培养有宽厚理论功底的专业人才。 北大汇丰商学院目前有两个专业学位:金融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作为专业学位改革的探索,汇丰商学院采取理论与实践、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的培养方案。2016年,在得到了研究生院的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尝试实施研究生辅修项目,在专业学位改革方面实行新的尝试。目前,汇丰商学院金融硕士在完成金融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辅修经济学或管理学,培养具有深厚经济学理论功底或懂得管理的金融人才。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的专业硕士则要求辅修金融、经济或管理,成为具备全面财经知识的新闻工作者。 关于改革的效果,我们一直以能否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来衡量。全国各个高校都在培养金融硕士,但北大必须培养具有特色的高端金融人才,即使是专业学位,也要跟其他专业学位不同,有其特色。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团队精神。学制上,我们是三年,比一般专业硕士多一年。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新财富》杂志每年都会组织评选最佳分析师,2015年我们有8个毕业生上榜,今年增加到13个,并且随着毕业生的增多,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增长。我们的“财经传媒”也是一个特色学科,我们要培养真正懂财经的新闻工作者、或者懂得传媒的金融工作者,或者是传媒领域的创业者和创新者。财经传媒专业将来的就业选择很宽,既可以做媒体创业,也可以在创业团队中做媒体,他们都是稀缺资源。 Q:您能再跟我们详细分享下汇丰专业学位的培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吗?以及在改革的时候是否有参考其他学校或者学院的经验呢?
海闻:我们希望北大的培养和教育都能起到对中国未来的引领作用。对于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有远见、有功底、有责任、有能力的人。对学生的培养决不能浮躁短视、急功近利、随波逐流。我是北大77级的,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批。当时社会也急需人才,很多学校采用短平快的培养模式,但北大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学风,十分强调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后劲”。宽口径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学科交叉融合,厚基础就是我们强调的打好理论基础。学生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为了让学生得到宽口径的培养,汇丰商学院最初采用的是跟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不同学科的双硕士学位项目。后来由于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都上双学位不现实,于是我们就创造性地开创了硕士专业加辅修的培养模式,使得不上双学位的学生也能获得两个以上学科的培养。我们也欢迎本科多种知识背景的学生通过商学院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我们的金融硕士有一个方向是数量金融,学生本科全是学的理工科,然后硕士学经济金融,这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是社会特别需要的,相信对这些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在厚基础方面,我们除了专业知识课外,开设了许多理论课程,重视学生的论文研究和写作。我们对论文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有逻辑推理、实证研究、技术分析,还要有理论说明,论文的意义和贡献。每年都有学生论文达不到要求而不能按时获得学位。因此,学生对论文都很重视。到时最后一个学期,别人都在实习甚至上班了,我们的学生都回到学校完成论文。毕业生反映,到了工作岗位,他们就觉得比别人多懂很多。 课程安排上我们借鉴了一些国外优秀大学的安排,实行模块制教学。例如,加州大学除了伯克利之外,都是实行学季制,10周一个学季。北大深研院一学期很长,有十八周,我们就把一学期分为两个模块,9周一个模块,每模块学习2-3课。一门课拖的时间太长不太好,会出现前松后紧,模块制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凑有效。 Q:据我们了解,汇丰商学院和国外的交流合作也非常密切,请问能否就汇丰商学院的国际化程度和方法,跟我们再分享一下? 海闻:目前汇丰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来源国际化。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我们自2009年以来实行了全英文教学。目前学生的入学面试、上课、作业、论文、答辩等,都是英文。全英文教学给学生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很多便利,每年出国和来我院的交换生都不少。目前学院每年有50多个全日制留学生,每学期有50多个国际交换生。读学位的和交换的国际学生几乎占到每届学生的四分之一。由于学院所有全日制硕士课程都用英语,降低了留学生在学术领域里的语言门槛,他们也愿意来。对国内学生来说,也不得不用英语跟他们交流,相当于在国内铸造了一个国际化的环境。我们还特别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设立了“多元文化奖学金”,专门鼓励不同民族的学生来留学。要求学生社团吸收留学生参与,支持中外学生组织在一起搞活动等。 第二、师资队伍国际化。目前,全院60多名全职教师中40%来自国外,包含韩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等。除经常在美国市场招聘以外,今年也开始从欧洲市场招聘教师。行政工作人员中也有5名来自美国、法国、菲律宾等国,负责留学生的管理、国际合作和交流等工作。一些领导职务如院长助理、学科召集人、办公室副主任等也由国际老师担任。 第三、行政管理国际化。汇丰商学院的管理体制也努力跟国际接轨。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教授们的积极作用,参与学院的各项工作。学院设有课程委员会、招聘委员会、科研委员会、生活委员会等,由教授们主持各委员会的工作,全院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教授大会,学院领导会充分听取教授们的意见建议。二是去行政化。学院明确规定,行政部门为教学科研服务,工作有计划,决策有章程,尽量少开会。学院建制方面也尽量减少行政单位或决策层次。整个学院现有四个主要项目、四个主要学科、近200名教职员工,1100多名读学位的研究生,在北京大学里也算是一个大学院,但我们的行政管理层次却非常简单。整个学院不设系,没有学科之间的行政阻隔。四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协调人,负责相应专业教授的聘请,也经常组织开会讨论各自学科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授课老师和行政方面之间的交流没有阻隔,且学生也因为这个缘故,之间的交流和活动也更为充分。院里不设“系”是汇丰商学院一个比较重要的措施。关于不分系,我想讲两个原因。一方面,我认为北大的硕士教学仍应是大学科的,不宜分得太细,即保持“宽口径”,这是我们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我确实看到了分系过细的弊端,系与系之间的行政机构,无形中建立起了教师、学生之间的区隔,也阻碍了不同系的同学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因为行政系别的标签化,带来了系与系之间资源、晋升、荣誉等方面不必要的矛盾。大学科、扁平化的管理也是符合互联网思维和管理发展的整体趋势的,也是国际化的一个发展趋势。 Q:关于学生就业方面,包括实习、社团活动等,您的理念是什么?同学们的反馈如何? 海闻:我们始终认为,商学院需要特别注意学生人格的培养。我们特别强调“人的教育”——道德,即商业道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的培养。 作为培养方式之一,我们对学生进行一年半的军训,其中入学之初集中军训一周,之后每周训练一小时。商学院军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意识、自律习惯,从而培养领导力。这主要是受西点军校的启发。西点军校除了培养军事将领外,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董事长总经理,为此,有一年西点军校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商学院。 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打好基础,我们特别规定学生前一年半上课时间不准实习,到第三年课程基本修完,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实习、找工作和写论文。这是为了更好地打基础,也是让学生专心做好每一件事。这样的规定还有一个好处是前一年半学生基本上都在学校,社团和活动也能很好地开展,帮助同学们彼此熟悉、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我们鼓励支持学生在校期间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协调、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各种社团对新生进行模拟面试,不停地组织创新创业、商业讲座,内培交流等活动。有些社团已经运行多年,活动频繁,非常成熟,也成为各届学生之间联系交流的平台。我们也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创立社团,但创立的社团要受大家认可,经过学生和老师们投票才可成立。学院设立荣誉和奖金,表彰优秀社团。我经常跟学生说,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这些经历都很重要。 此外,汇丰商学院特别重视同学们的纵向交流和人际沟通。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集体活动特别重要,但这又是目前中国教育中缺乏的。我们每年会组织很多集体活动,包括每年的秋游,让新生更多的结识和相互了解;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要求研一、研二的同学必须参加并交叉排位;每年的春游,要求研一和研三的同学必须参加,这就让每一届学生往上结识两届的学长学姐、往下结识两届的学弟学妹。随着毕业学生越来越多,我们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组建了校友会,加强校友关系建设,这对在校生找工作时联系和推荐都很有帮助。 我曾经问过一名学生:你对我们学院感觉最好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在校社团的经历很有收获。我也问他:你不喜欢的地方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是:管理太严格,有军训、不准实习。我又问他,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措施,你觉得同学之间会有这么多的交往接触吗,大家会有时间去参与社团吗?学生说,我理解了,正是这些“不喜欢”的措施,才让学生得到了在学校里最宝贵的财富。 总体来说,学生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我们严格培养的长久效果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也非常好,毕业生基本上都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从第一届开始,我们的学生在就业中就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即使在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的年份里,我们的就业率也基本上达到百分之百。学生的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受到各大顶级金融机构和各个行业的认可。近年来我们的毕业生还有两个新的发展方向:出国深造攻读博士和到国外金融机构就业,最近新成立的两个社团就反映了这个趋势,一个是“数理经济协会”,现有55名会员;另一个是“国际金融市场协会”,现有19名会员。 我们还一直强调诚信教育,规定除了公务员之外,不允许学生违约签第二个三方,并对作业、考试、论文中的抄袭和作弊行为有严格的惩戒措施,对代签到、实习爽约等任何作假、不诚信、或不负责任的行为都给予一定的处分。我们为此开除过一个考试作弊的MBA学生,抽查并取消了一个毕业论文严重抄袭的学生的硕士学位。 Q:关于学院未来建设的具体计划,还有哪些要跟我们分享呢? 海闻:为了更好地将北大汇丰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商学院,我们将在2017年启动三件大事: 第一是在英国的牛津地区建立国际校区。这个校区将在2018年北大校庆120年时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将在2018年秋季入学。我们的牛津郡校区将主要招收英国及欧洲的学生,他们会在英国读一年,第二年到深圳校区读一年,不但学习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还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经济、中国金融市场、中国的企业及管理实践等。国内学生也可以去国际校区进行为期一年、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的学习。 第二是成立一个“海上丝路研究院”。这是一个智库,主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研究沿线国家的经济、商业、贸易发展状况,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国际发展提供咨询意见,为学院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交流平台。 第三是启动“中国企业案例库”建设。我们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过去近四十年来,中国企业从创业、成长、到走向国际,有很多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需要我们来研究。案例库的建设,不但是一种学术研究,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中国的案例。尤其我们现在要进一步走国际化的道路,吸引国际学生来华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更要讲述好“中国故事”。 关于学科建设,除了现有几个学科外,我们还在考虑加强金融科技(Fintech)这个学科的建设,尤其大数据和量化投资的方向。我们现在有金融实验室,用于量化投资、计量经济学等课堂教学,这个金融实验室也是一个模拟的股票市场,有12台彭博社的数据终端和许多国内的经济金融数据库,每年耗资几百万元购买最新数据,让学生们更好地从事研究和接触实际。 我们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方向)也要进一步发展。这个专业已经招收了三届学生,声誉日渐斐然,生源十分优秀。这个项目具有跨学科、双背景的优势,利用了原有的新闻传播、经济金融等学科丰富的基础资源和条件,充分结合进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前,徐泓老师担任学科负责人,每年也会邀请白岩松、敬一丹、胡舒立这样的业内资深人士为学生授课,充分结合了课堂理论及行业实践,旨在培养一批既有深厚财经理论功底又懂得如何传播的学生。 为此,学院正在建设一个“新媒体实验室”,搭建一个包括演播厅、编辑室、网站等在内的工作与实习平台,购置包括无人机、VR、体感实验等硬件设备,覆盖纸媒、互联网、影视等各个方面,给学生提供探索媒介表达和信息可视化的实践平台,支持学生进行媒介创新。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有实际操作的经历,可以播放自己的原创视频作业和数字新闻,也可以创建自媒体、编辑网站,形成多种类型的原创作品。学院还打算成立专项基金,用来资助财经传媒的同学去实地采访类似“博鳌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培养一批走向世界的国际财经新闻工作者。 我经常跟学生说,北大学生不应太多考虑就业问题,就业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是我们的自然产品。不论什么专业,北大学生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足够优秀的人不需要担忧就业,不要担心找不到好工作,而应该担心有好工作摆在那里,你却无法胜任。纵观全球市场,并不乏好工作,但很多好工作却招不到合适的人,北大应培养能胜任最具挑战工作的人。 (来源: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采访、整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生记者团杨左边鹏程右边、朱彦臻;原标题:《专业学位侧重就业导向,但同样要注重理论培养——北京大学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之汇丰商学院》)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