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来源|募格课堂 编辑|学术君 近日,有一所高校招聘教师,开出这样的条件: 引进A类博士,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期刊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自然科学:中科院JCR期刊一区论文2篇,或一区论文1篇、二区论文2篇;2.人文社会科学:CSSCI源期刊论文5篇;3.其他相当学术水平的博士。如果达到要求,学校即提供住房待遇:200平米以上住房一套,合同期满,产权归己。 不仅如此,A类博士学校还给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40万元,社会科学20万元。 综合这些待遇看下来,你是不是读博期间写论文的劲头又大了一些? 要知道,如果作为一个博士刚毕业就入职高校的老师来说,刚工作就买房,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现实的,但也是令人羡慕的。不过,为何高校开出这样“诱人”的待遇,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 首先,拥有这样大力引才条件的高校,初衷一定是希望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这也就意味着,高校现阶段可能存在一些稍弱的条件有待加强。比如这所学校在新疆,名为塔里木大学。 图源:塔里木大学官网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所学校对编制引进教师的待遇简介:该校1958年成立,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占地2631亩,教职工1330人,很多教师岗只要硕士学位。 其次,两篇一作一区SCI,其实想发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说本科阶段是对一门专业说明书式的理解,硕士阶段就该进一步探索这门专业的内涵了,再到博士阶段,就应该找到本专业内适合自己的方向而发光发热了。 在硕博时期的学习中,如果能以一作发表一篇或多篇本专业领域的SCI论文,也算是自己的学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认可。这其中也不乏“小鹿乱撞”般的艰难,有位博士生曾描述到:得来的这些东西(成功发表的论文),远没有我熬夜写回review的感触深刻。 当然,也有研究生同学从侧面描述,告诉了我们发一篇SCI有多难: 图源:知乎 但可能有同学要质疑了,我申请一个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校都提出具备一作SCI论文,这样看来学校的招聘条件并不算太高。 即便SCI一区再难发,可能只是对一部分研究生的要求上限,但这也许是对高校招聘教师的要求下限了。 高校开出这样的优厚待遇来大力引才,其实背后也有着些许的无奈,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比一些即便教育资源一般但交通便利的城市揽才更加困难一些,但这对于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的博士,却是一个成为大学教授的好机会,无疑为这些更倾向走学术道路的博士们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以优厚待遇吸纳一流人才,这也是近年来高校招聘教师最常见的做法了: 不久前,深圳大学发布《深圳大学2021年招聘教师公告》:“年薪38~70万元/年;特别优秀的应聘者可直接入选学校‘3+1人才工程’项目,并享受15~20万元/年的专门工作报酬。”,一时引来众多名校毕业生参与竞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给出的薪资待遇是:实行预聘制的博士(博士后),基础年薪为15万元,并享受绩效奖励;自然科学类博士(博士后)提供20万元科研启动费;提供120-14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或价值相当的购房补贴。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对常规师资开出15-30万元年薪和30万元的购房补贴,青年英才的年薪待遇为30-45万元,购房补贴100万元。 高校凭借这样的高薪引才模式,该如何维持教育质量呢? 教育学者谢波曾表示:薪吸引人才只是发展教育的手段之一,并不是拥有人才就能够一定发展好教育。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的把当地的教育水平发展上去,才不辜负这些投奔而来的“金凤凰”。 不过,站在学生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也确实拓宽了硕士博士职业的发展道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老师的工资体系就被人诟病,总有人觉得读博士进企业比学术圈富裕多了,即便存在一些真心实意对学术存在浓厚兴趣、或是打心眼里觉得自己适合搞科研,从而选择走上高校任教这条路的学者们,依旧可能会被往昔的同学朋友,甚至是外人质疑自己的选择。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清北博士去深圳高中当教师这类现象出现的时候,会引起争议的原因,在学术圈之外的人,总在讨论这种选择好似浪费了高知分子的真才学识,但也许作为当事人来讲,很可能深造多年也希望获得更舒适的生活条件罢了,这其中的取舍都应该由自己做决定,而不是受世俗的影响。 如今,多所高校逐步提升了招聘教师的薪酬待遇,这也意味着未来即将毕业的硕士博士们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如果你热爱或适合学术氛围,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去持续走学术道路,也能少一些辛酸与无奈了。 本文来源:塔里木大学官网、中国新闻周刊、知乎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