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文/苍井暖 最近行业圈内都在吐槽一个叫Coco和一个叫Fall的女孩。 她们的真名和英文名字相关联,比如叫Coco的名字里有个可字,叫Fall的名字里有个秋字。她们的所有账号都用英文名字,汉语名字的拼音是被嫌弃的。 巧在她们刚入职时的简历,我和同事兼好友尧看过,Coco从新加坡某大学传媒系毕业,那大学名字生僻难记,你问她,她从来都吞吞吐吐,唯一能敢大胆说道的就是她认识一个节目制作人,在某卫视还算火的一档节目工作;Fall在美国完全你没听说过的大学读的研究生,你问她为什么回来,她竟然说留在美国的都是混得不好的,为了孩子不得已留在那边,逻辑奇葩言辞笃定的你都无力反驳。 因为我一直没对出国这件事情有过渴望,并且我一向看待人事的标准不那么世俗。所以我不清楚,国内社会是怎样看待归来留学生的。 而且我所经历的年代,不是最初海归荣归故里的那个年代。海归已经被戏称“海龟”。但我所在的杂志,还是对她俩的到来表示了热切地欢迎和更高地认可。特别是副总,信口拈来都是“那个Coco新加坡留学生,学的是传媒,特别有能力”,“那个Fall,美国回来的,非常好。”她的重音全落在国名上,新加坡和美国。即便她那样用力地咬词,也无法感染我对这两个地方回来的她们另眼相看。 但国内毕业生与她们的差距无形之间已经被旁人拉开了。主编受副总影响,自然对她们关照有加。并且过了很久,尧透过小道消息得知,Coco和Fall之所以简历半页A4纸(还都是学校和专业简介,更别提格式和内容了)竟然能被录取,是因为人家背后有人。与实力无关,不仅海归还有关系,强。 也因此,同批进入杂志的,她俩也因为海外留学资历,工资高于其他人。你明显感觉,工作起来,Coco毫无章法,责任心弱,并没有在她的传媒专业上有突出表现;Fall视公司为事业单位,整个人的状态极其适合去当公务员,每天来了便是吃喝买。总之两个人一点没有“国外”的气息,你在想,即便只是高中毕业后出国,大学里熏染几年,总该带回来一阵国外才有的“正能量”风气吧。 结果不但没有,Coco和Fall,比在国内一直成长地同龄人“圆滑世故”多了。两个人时不时给领导送些之前在国外时买的进口品,迅速辨清公司形式站好队伍,只与领导跟前的红人结交,对其他无用之人冷漠到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尧说,为了当上责编,Coco暗地里与主编通气,把原本一直担任责编的姑娘“弄下马”。 和她俩比起来,在国内读本科的我和读研究生的尧,单纯似白痴。我们在行业内资历比她们深,经验比她们多,专业扎实刻苦钻研。我们深受着各种人际关系的教育,但始终这方面能力有限,无从施展,父母偏知识分子,自小形成靠本事吃饭的观念。 最初Coco和Fall刚进杂志时,最先与我俩交好,因得我们是前辈,还算依仗我们。那时,我和尧以为她俩是同道之人,以为留学归来,自是讨厌那些虚里冒套的国内做派。未曾想,半年一过,我和尧的利用价值没了,二人也在这期间藉由各种门路攀附上主编。 责任心最差的Coco升成了责任编辑,文笔最差的Fall被主编硬安排了专栏。公司上下一致赞扬她们,打从一开始她们就带着光环,如今那光环看似“被她们拿实力证明了”。 她们已经不搭理我和尧了,从前四个人常常聚会吐槽,如今,她们每天和主编吃饭,是主编身边的红人。我和尧在吃惊之余,也慢慢回想起来,最初我们以为她们和我们相同,那只是我们的幻想,虽然她们也在吐槽,但那些吐槽的内容似乎都归到我和尧身上,她们把自己摘得很干净,在主编面前出卖了我和尧的同时,再稳妥上位。 现在想想,和她们的关系热络的那段期间,从她们身上你看不到任何能让你学习的优点,除了她们的“新加坡归来”和“美国归来”外,她们从样貌到能力,无一突出。 哦,对了,你连英语也没从她们口中听过。这我倒不意外,因为之前遇到过很多留学归来的人,英文口音村到偏僻山沟。 她们还是有优点的,也是她们仅从国外熏陶并且带回来的,那就是穿着打扮。Coco个子矮,微胖,五官老气,常年剪BOBO头,上树野里是她着装的参照,尽管她的脸和人家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刘海和两旁的头发一遮,远看背影还是有几分像的,更何况那种宽松的风格完全遮住了她身材的缺陷,并且,她特意学了可爱,常年看日剧,卡哇伊的声音和表情,比女神级的女同事更受男同事欢迎。Fall其实算难看,嫩牛五方的脸型,塌鼻子,嘴型歪,眼睛极小,中分方便面头,染成棕黄色,配上黑皮肤,戴着黑框眼镜,习惯低头,乍一看很东南亚风。身长腿短,驼肩,穿着也效仿东南亚风格,偶尔中性,有一种拖沓感,但已经极提升她原本的长相和身材了。夏天东南亚风格,天冷就港范儿。 不得不说,回国的留学生,虽然无论学识、气质、修养、理念和思想,统统都无法与国际接轨,但在对自身的扬长避短上,撒出去的钱还是值得的。她们曾经那么土,那么丑小鸭,出国回来,精神和头脑仍旧空空,甚至装满了屎粪,但外形上还是镀了层金,足以将自己装饰出一定的风格。 尧和我说,像Coco读的大学和认识的人,都不是什么太好的,他的朋友在新加坡最好的大学读Doctor,眼界和思想还算先进。我想起,我一个高中同学,女生,英国留学多年,语言一直很差,回国后进酒店工作,长得还算漂亮,被入住的土豪看中,我在读书的时候,她已经跟着土豪游毛里求斯了。再见她,她一点没变,细数在英国受的苦,背后对她使坏的也同是中国留学生。尧说,新加坡不算是国外吧,毕竟华人圈,人性还是有些相似的,可能勾心斗角也少不了,回来这般趋炎附势也实属正常。 那美国的Fall呢?那种自由的、独立的、富有朝气的大学生之魂,似乎一丁点也看不到。也许,我们确实不该对她们有过多的期待,甚至何必要求对方单纯如白纸,正义如英雄。她们自小形成的性格,即便出国,也并未打算发自内心的革新自己,会以这样的面目回国,多么顺理成章。 只是,多少让人失望。她们没有什么值得优越的,却因为家里多花的那些钱平添了优越,并且她们并没有为自己积累优越的条件,逃避高考或高考失败的外逃者,只用钱就可以申请的研究生,却被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高看一等。特别是,明明这已经该是一个成年人用更平等更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人事的时代。 那些未曾漂洋过海归来的留学生,凭什么要输在起跑线上,只因为他们的家里没有为他们多花一笔钱吗? 渐渐地,我和尧发现,我们身边的漂洋过海归来的留学生,不仅没有光环,还多了一份凶残,那种在外抢夺不过的怨怒,都积累到国内,利用愚蠢之人对他们的高看,倾扎在其他同龄身上。他们很容易不择手段,但表面用海归的姿态示人,你以为他们足够光明正大靠实力,其实他们利用一切就是没实力可用。无疑,他们会在行业内混得不赖,他们那市侩的内心,已经被海归的外在洗白。他们不会像华妃一样面目狰狞示人,他们会像皇后,步步为营用尽心机。如果不是甄嬛,很难斗过他们。 忘了,Coco和Fall还有很海归的一面,做派,抽烟喝酒玩得开,和男人们无所不可为,无论是热拥热吻,放得开豁出去,是她们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受异性欢迎。她们的私生活丰富多彩,从soulmate到蓝颜左边知己右边,她们的关系网庞大而管用,她们深得人心,她们前途无量。 尧感慨,Coco和Fall,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外形,还算收拾得立整,你没看见报社的小丽,说她是法国回来谁信?穿得裙子全是褶子,内裤的褶子印都有,上衣胸前奶渍,那眼睛就没睁开过,脸和头就没利索过,更别提干活那个偷懒耍滑,上次和她合作,全我干,也真好意思,纯靠嘴挣钱。架不住领导欣赏,不清楚什么背景,但能进去大概肯定有点关系的。纳了闷了,招这样人进去干嘛?形象多给报社丢人? 那些漂洋过海归来的留学生,你们的优越如果不是你们自身的优秀,你们有什么资格以此侵占他人的资源?有什么资格霸占着高人一等的评价?有什么资格将你们直接拷贝国外的拿回来在我们面前炫耀? 这个世界上,不是留过学的,就一定灵魂高尚,不是外国人,就一定思想先进,但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受到的限制太多,留学是一个摆脱限制,领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最好机会。但他们也放弃了,那些归来的留学生,不一定比留在国内的某些学生拥有更先进的思想和眼界,更加不一定具备值得高看的能力和品德。 Coco和Fall,瞧不起很多人很多事,她们每天都和“最好的”在一起,听的是你不懂的音乐,哪怕一个常去光顾的个性国外网站也不会与你分享,因为那在她们看来,是她们盗图再发到自己个人主页上的关键地,岂能随便告诉你。 尧看过她们高中以前的照片,绝对壁花,成绩平平甚至落后,毫不起眼。高考失利,或者普通大学毕业,家里依心凑齐钱送到肯收她们的神秘大学,这大学将不适合光明正大地告诉他人,学位模糊,专业只有她们知道,没有人去调查,她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们眼神躲闪,透着精明和怯懦,你甚至以为她们难道是从南非难民学校毕业的受尽疾苦才如此戚戚?她们不自信,玻璃心,她们藉由漂洋过海的蜻蜓点水,企图壁花大翻身,她们只是表面追求那些象征美好的事物:理想、正义、爱情,她们内心追求的和国内拜金的姑娘一样,甚至更甚。 她们最终会靠自己的“努力”自信起来,她们开始靠全方位否定国内,抬高自己,嘲讽他人。她们后来,其实全是靠国内的手段,成为比内地还内地的内地人。 她们明明以“海归”的星星之火企图燎原,嘴上说出国读书算不了什么,却恨不得别人每时每刻都记得她们这一身份。她们比某些人更早了解一些品牌,用很便宜的价格,所以她们因此得意而乐于炫耀。 你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国外有什么好,你从他们身上看不到留学有什么好。他们明明是loser,却奇妙地被当做winner。这种明明跟着外国和外国人沾光的荣耀,却被绝大多数盲目认可。一直生活在国内的学生,无辜地被同样一直生活在国内的前辈们看低。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和启齿的尴尬逻辑。 当然,有些漂洋过海归来的留学生,也许还不如Coco和Fall吧。 转载@苍井暖。约稿请豆油。 微博打赏: 支付宝打赏: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