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王姝 夜晚十二点上课,凌晨四点入睡,这是郑州17岁男孩徐福远在郑州家中的“留学生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部分像徐福远这样考取国外学校的留学生,不得不留在家中上网课,过着倒时差的生活;一部分改上国外名校在国内的合作分校。选择到国外就读的学生,课程也基本转移到线上,同时面临着安全威胁。随着新一年国外高校开始申请,原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开始焦灼观望、“多手准备”…… (在家上网课) 线上上课、改上分校……部分学生选择在家“留学” “离回家还有三天。”11月18日一大早,吴斌在上海的酒店,算了算回家倒计时。他在英国莱斯特大学攻读硕士,11天前从英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按规定开始了14天的隔离。 此前,多个中国驻外使馆发布通知,赴华人员登机前,除必须出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出示血清抗体检测阴性证明。 “欧洲国家最早是从11月4日开始执行这项新政策,英国是从当地时间11月7日开始执行的。”吴斌告诉记者,他在执行政策前一天回国,减少了一项手续。 吴斌这次回国主要为了结婚。原本定在今年春季的婚礼,因疫情延迟。目前国内相对稳定,而学校的大部分课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按照英国的要求,国际留学生可以在自己国家远程学习,但是必须在2021年1月13日之前到达英国,否则无法正常授予学位证书。目前不少同学选择在国内学习,1月份前往英国。”吴斌说。 倒时差,是在家上网课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吴斌告诉记者,八个小时的时差,让“网课一族”不得不过上“黑白颠倒”的生活。快毕业的学生以论文为主,相对自由,而刚入学的同学在夜晚上课,逐渐成为常态。 在与北京时间相差十几个小时的美国,这种差异更明显。徐福远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大一学生,目前已经在家上了两个月网课。“好像回到高三上网课的时候,只不过是在夜晚上课。”徐福远告诉记者,课程包括录播和直播课,录播课时间较自由,直播课则要定好闹钟。 一些学生家长吐槽,“花着留学的学费,在家上着’函授’”。徐福远的家长徐先生并不这么认为:“疫情不稳定,安全是最重要的。本科学习要三年时间,相信疫情稳定就可以恢复正常。” 有意留美学生开始转战其他国家,疫苗供应成关注焦点 对于国外疫情,不少准留学生和家长都持观望态度。郑州某留学机构负责人表示,由于美国疫情加重,不少原本有意留美的学生,开始转战英国等疫情稍缓的地区,有的则向美英同申、美加同申、美澳同申等方向上转变。 “在竞争激烈的留学市场中,不少学校采取开网课、包机接送、减免定金、分流到国内合作学校等方式,减轻疫情的影响。”他告诉记者,今年雅思取消之后,取而代之的考试是多邻国语言测试,难度系数整体小于雅思的,备考时间也比较短。 实际上,留学生的选择不局限于在家上网课。郑州某高校国际部教师告诉记者,一些国际学校与国内高校有深度合作,学生可以在国内相应学校上课。 “比如上海纽约大学的‘GoLocal’(就近入学)方案,接收被纽约大学录取的中国籍学生。清华、浙大等学校都有类似的做法。”她说。 在此情况下,刘越在今年依然选择了去英国莱斯特大学读研。“我是从学校的排名、安全性综合考虑进行选择的,虽然开学时间不断向后推,但还是顺利开学了。一些同学选择了在家中上课,而我更希望来感受现场氛围。”刘越说,临行前他在家乡注射了流感疫苗,家人也为他准备了口罩、酒精、消毒纸等防护用品,虽然尚未收到正式上课的通知,自己会坚持做到出门戴口罩。 除了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成为留学生关注焦点。在以上采访中,受访者均表示尚未注射新冠疫苗。 “留学生同学有人说打国药疫苗的,也有打科兴生物疫苗的,但都是通过第三方预约的形式,价格在4000到元不等,但这些都是听说,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力度组织正规的疫苗接种。毕竟,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前必须返校的问题。”吴斌说。 疫情下商超被砸、电动车被抢,部分学校“包机”接学生 目前仍在国外的学生,情况怎样? (校园消毒设备) 记者联系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一学生孙亚威。“我们是学校包机接过来的。”孙亚威说,九月开学季学校通知包机接送,减轻了不少家人对行程安全性的担忧。入学后孙亚威发现,当地执行抗疫政策,学习生活基本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对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人流量限制等有严格要求,“商超门口有人看着,超出人数就会限行”。 “我们学校学生基本都在上网课,最近图书馆和实验室才开放,一些需要做实验的专业,比如化学专业学生,在实验室要错开坐,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学院随处可见洗手液、消毒液。”英国莱斯特大学博三学生陈晓说,目前和老师、同学都是在线上开课题组会议,即使在国外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登陆学校系统进行远程连接,保证课题进度。 (英国莱斯特街道) 相较校内的井然有序,校外环境则相对复杂。陈晓说,英国疫情期间物资供应充足,但整体防护意识还不够强。比如,虽然超市要求戴口罩进入、保持两米距离,但街上仍有不少人未戴口罩。“有一次我去超市,路上把口罩丢了,保安让我把衣领往上拉一拉,还是让进了。当地规定不允许超过六人聚餐,现实中仍有一些人开派对,特别是年轻人对待疫情还是比较淡定的。”他说。 疫情下,一些地区秩序变得混乱。陈晓告诉记者,三天前朋友的新电动车被抢,报警后再无消息。“一些商店出现玻璃门、窗被打碎的痕迹,这是疫情下长期关门的店铺,被人砸门偷盗。”他说,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们互相叮嘱,尽量夜晚不要出门,或者白天到偏远的地方。 归属感和疏离感并行,心理状态有待关注 谈及疫情期间人在国外的感受,不少留学生感慨,和家人的联系变得更紧密了,对祖国的归属感更强了。 “今年三四月份英国疫情开始爆发,家人让每天回消息汇报情况。因为存在时差,有时候没及时回复,第二天发现他们很着急。有段时间,这边防护口罩高达五磅(合人民币四十多元)一个,家人各种想办法寄口罩,觉得挺感动的。”陈晓说。 “疫情期间和家人的联系变得更频繁了,经常通过微信和国内的家人视频,对祖国的归属感也变得更强。”吴斌告诉记者,留学的同学们有一个共识,出国后觉得更爱祖国了。他说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儿:疫情期间,中国同学们收到了大使馆派发的抗疫包,里面有紧缺的口罩、抗疫药物等,上面手写着一行字:祖国,永远在身边。“当时觉得特别感动,特别暖心。”他说。 不过,一些留学生也经历了“疏离感”。陈晓告诉记者,去年过年由于国内疫情没有回家,今年过年由于所在的国家疫情,加上准备毕业,也没有回国的打算了。“看到一些说留学生回国是’千里投毒’,觉得挺难过的,干脆等到疫情稳定了再考虑。”他说。 在韩国首尔大学读研的晓韵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年后回到学校,韩国疫情严重后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和家人在电话中反而“无话可说”,担心在特殊情况下,任何一种抱怨、倾诉都会被放大,影响到对方的情绪。直到目前疫情稍微稳定,才恢复和父母“无话不谈”的常态。 “这个特殊的时期,让这个群体产生了归属感和疏离感并行的感受,亲友和自己应该更注意关注心理状态,做好调节和平衡。”晓韵说。(应受访者要求,以上均用化名) 爆料、维权、寻找、求助,请拨打东方今报新闻热线、(0371),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来源:东方今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 举报/反馈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