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本文转自左边公众号右边计成,作者波罗 外来博士好念经? 计成(左边ID右边:jicheng-0102)原创作者|波罗编辑|肖琪玲 我毕业于业内综合评分最好的高校,QS、软科年年榜上有名,而我的直系博士师兄师姐只能去非重点高校任职。 工作后我进入了业内最有名的设计院之一,承接的西南地区三线城市的城市设计项目,甲方一边为了不到100w的设计费和我们锱铢必较,一边斥3000w巨资邀请国外大佬来做网红建筑。 01考不上研就去英国 我本科毕业那会,同学之间有个心照不宣的说法“考不上研就申请英国的学校”。就我自己身边的情况来看,确实是只要申请了英国的就没有去不成的。雅思不够分的,去念语言班就行,哪怕是三本去英国念个预科,一样能够曲线救国进入世界名校。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雅思考试的报考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谢菲尔德有一半的中国学生。当然,不仅仅是英国,澳洲、欧洲、加拿大等地的“水校”比比皆是。 并不是说海外名校的教学不好,英美等高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师资源方面相比国内还是非常有优势的。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海外名校为了捞钱对生源不加控制、存在“圈钱嫌疑”。 不必说什么国外名校“宽进严出”,可以去看看老八校的本科联合毕设、硕士论文,目前国内这些一流院校的毕业要求也非常严格。 02 英国硕士和英国博士 众所周知,比起海归硕士,除了外企,绝大部分用人单位老板更喜欢老八校的硕士甚至本科生,原因就不具体细讲了,业内大家心知肚明。 国内外专业体系的脱节相当严重,更何况很多一年的短期留学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实也并不能真正领会对方的精华。 但是多读三年就又不一样了,与海归硕士就业遭遇瓶颈相比,海归博士远比本土博士容易获得教职。 前几年清华同济非海归博士不要,甚至普通院校进去直接就是副高级别。 在此过程中也不乏催生出一些“菲律宾博士”、“泰国博士”等;还有一些更高明的人士借着前几年政策的东风,专挑毕业时间短的国家巧妙觅得一份海外执教经历,走海归人才引进路线直接平步青云。 03 双一流 “双一流”代替“985、211”成为新一轮高校资源的“分蛋糕”模式,“世界一流”的旗号打得再响,如果无法实现土博和海归的平权,何谈世界一流。 “如果清华同济自己培养的建筑学博士、规划学博士都不能进入国内一流高校任教,何来世界一流之说呢。” 在计算机、生环化材等领域,国外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城建行业,唯国外是瞻可没有意义。建筑、城规、景观这三个专业中,除了景观,建筑和城规尤其是城规学科,我们30年走过西方国家200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和规模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拿来主义几乎行不通,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城镇化发展建设路线远比借鉴海外案例更有实际价值。 04 甲方的迷惑双标行为 谈完学术圈,再说说行业内,甲方崇洋媚外的骚操作更比比皆是。 北上广深的重点项目非外企事务所不可,重大国际赛事的团队几乎已形成固定竞标模式——“国企大院+地方院+外企事务所”,默认国内设计单位无法做地标建筑,上海建筑圈有句经典的话“上海的项目是不会找上海的设计院来做的”。 如果说北上广深的“崇洋媚外”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部分四五六线小城市盲目崇拜“明星设计师”、国际大佬,这就让人觉得领导的头脑和格局确实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 我在工作过程中,曾经遇到某西南地区不知名地方城市,当地开发商为了100万的城市设计费和我们各种扯皮,但是甲方却愿意直接出3000万高价请国外某知名设计师团队来做网红地标建筑。我所在的单位尚且还是华东地区最一流的大院之一,其他不够知名的设计单位境况可想而知。 当然,甲方的双标不仅体现在其选择合作伙伴上,还体现在其审美上。 随着各种作品集、软件培训机构的遍地开花,国内年轻一点的设计从业人员,谁读书的时候还没画过几张“国际风”的图纸?不管是“插画风”、“性冷淡风”还是“线稿风”,并非国内出不了这样的图,而是甲方不好这一口,有些甲方就喜欢绿油油浓艳的图面效果。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喜欢这些绿油油效果图的甲方遇到国外设计团队,对于各种“国际风”却又能欣然接受。 05 再谈文化自信 也许业内各位都有同感,近年来,城建行业在面临转型,建筑景观领域在大规模强推参数化设计,规划领域将设计和规划分开。 城市设计偏重建筑形态把控和公共空间营造;城市规划则偏重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划归自然资源部,弥补近年来由于两者合二为一所导致的规划抢建筑景观饭碗、而国土信息数据和公共政策领域相对落后的短板。 在此大背景下,无论是学生还是行业从业人员在这个阶段都非常迷茫,但是这种阵痛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从“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必然要经历的。这种阵痛过程可能持续10年、20年、甚至更长。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盲目迷信国外、画虎类犬,应平等对待和尊重这些平均至少五六年才能毕业的“土博”们、这些在国内设计院拿着和自己工作时长完全不匹配的薪资的一线绘图人员。 这种尊重应包涵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这种尊重也将帮助所有业内人员更快地度过行业阵痛期。 在各种专业劝退和行业不景气的当下,我们也许依旧可以对中国的城建行业保有信心。在中国30年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确实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严重失误,可以说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了不起。凛冬已至,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图片源自网络,文章版权归「计成」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知乎、头条等。转载请联系微信:Y 末尾跟上左边公众号右边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未来可期,对话顶尖明星事务所的中国设计力量 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第一个靠讲故事获奖的中国建筑师 海归独立建筑师单挑大公司,打破传统做商业设计 驻场建筑师谈“一专一村”如何打造农村夯土农宅更新 论一名建筑学大触的自我修养,俄罗斯小姐姐Anna带你走进建筑绘画的世界 移动空间,时代科技,新锐建筑师谈建筑产品化的探索 把设计做好,代表中国公司手撕各路鬼子 专访幸福古村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得主俄罗斯建筑师AmirIdiatulin 从蓝天组到gmp,他是如何成为不画图的建筑师的? 做一个新兴建筑师的勇气或许是自成一派,探索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 在北欧各大建筑事务所求索,也享受探索生活的乐趣,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读书工作,做一个稳扎稳打的建筑师 工作快四年,26岁的建筑师又想出国深造了 罗德岛的多元化训练,让他们拿下了evolo一等奖重塑中央公园 一起读书,一起工作,一起做落地项目,留荷建筑师的浪漫爱情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